10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省科技廳專場)。記者了解到,這五年,湖南“五大標志性工程”成型起勢,科技創新高地核心引擎動能澎湃。
“1+2”實驗室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航空航天、種業等領域國家實驗室基地加快對接推進。
“4+4科創工程”全面實體化運行,累計完成投資80多億元,集聚科研人才4100余人,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余項。
湘江科學城建設進入“快車道”,引進落地研發中心項目40余個。
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自2023年8月以來,新增各類研發機構1796家、實現翻番,長沙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較2022年提升11位。
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推動中國科學院在湘布局研究機構取得積極進展,建成全球首臺“視頻超算”,發布音視頻行業首個垂類大模型,助力新型文化業態培育。
這五年,戰略科技力量筑梁立柱,高能級創新平臺形成強大創新矩陣。
圍繞國家所需、湖南所能,傾全省之力,布局建設了岳麓山實驗室等四大實驗室和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等四個重大科學裝置。獲批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國防領域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6家,實現總數和在全國的占比“雙提升”;獲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3個,總數居全國第2;建設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2家、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4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111家。形成54家高水平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矩陣,構建200家左右“國家隊”后備平臺隊伍,科技創新關鍵底座不斷夯實。
(文/王銘俊)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