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住一周,結果一住就是兩個月。這里的空氣是甜的,連鼻炎都沒再犯過!”近日,在桂東縣秋里村“青山一居”民宿前,來自廣東的退休教師陳先生望著遠山云海感慨道。
夏日里,平均氣溫23℃、負氧離子最高瞬時值達15萬個/立方厘米的桂東,正吸引一批批避暑游客從“過客”變為“常客”。
2025年上半年,桂東縣接待游客126.5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9.35%。從依托“中國氧都·旅居桂東”吸引游客,到以多元業態留住人心,桂東正通過“養”人亦“養”業的實踐,將山水“流量”轉化為“留量”,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富民增收雙贏的特色發展之路。
生態“養”人:從走馬觀花到深度棲居
連續7年蟬聯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第一,是桂東的底氣。在這里,“清涼”不僅是資源,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清晨推窗見云海,夜晚伴溪流入眠,秋里村“青山一居”民宿正成為不少游客的“第二家園”。目前,桂東已形成6個民宿集群,萬洋山的“云海民宿”“太空艙”、金杉漫谷的“十三宿”、東洛的“知青小寨”等正逐步走向高端化。“十三宿”更于2025年獲評湖南省五星級旅游民宿,其融合傳統竹編與現代美學,并提供采茶、制陶等非遺體驗,讓游客真正愿意“住下來”。2025年,秋里村136家民宿年接待游客超16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4萬元。
紅色“養”心:從歷史課本到沉浸體驗
桂東的文旅內涵,不止于山水。在沙田鎮第一軍規廣場,一塊青石板上深深的凹痕,無聲地講述著“上門板、捆鋪草”的嚴明紀律,讓紅色歷史“活”了起來。
“爬了2小時山路,才真切體會到‘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背后沉甸甸的民心重量。”來自長沙的研學團隊成員陳先生在參加“重走紅軍路”活動后深有感觸。桂東將紅色文化與生態資源相結合,打造了軍規紅農旅產業園、紅色主題游步道等項目,推動紅色研學與生態觀光、農事體驗深度融合。2025年,紅色研學成為當地文旅增長的新亮點。
業態“養”鏈:從單點打卡到全鏈消費
桂東堅持“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讓游客“留下來”。
今年8月,桂東首屆“村廚大賽”決賽中,一道以本地食材烹制的“茶香羊排”征服全場。賽事不僅讓游客品嘗到地道桂東味,也為產業聯動搭建了橋梁。比賽期間,現場簽訂農產品訂單總額達1.7億元,帶動消費突破1.8億元,桂東也因此獲評“湖南湘菜飲食名縣”。
“吃的是山野風味,品的是鄉土人情。”游客王女士道出了眾多游客的心聲。
業態創新也激活了親子游市場。在金洞村,72歲的李女士一家“四代同堂”在此旅居:她帶著孫輩與游客一同體驗農耕,兒子兒媳參與民宿運營,全家年收入超過20萬元。2025年,桂東親子游占比達45.46%,家庭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67%。從單純看景到全鏈條體驗,桂東正將“旅游消費”轉化為“富民活水”。
品牌“養”勢:從“縣域名片”到“全國標桿”
“在小紅書發視頻點贊破萬,廣東的朋友看到后立馬訂了3間房!”游客陳女士的經歷,是桂東品牌出圈的縮影。2025年6月,湖南省鄉村文化旅游節在桂東開幕,萬洋山云海、八面山日出、龍溪瀑布等美景通過游客的自拍傳播,讓“桂東熱”持續升溫。節會期間,全縣接待游客122.01萬人次,同比增長26.59%。
桂東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線上短視頻播放量破億,線下在重點城市高鐵、地鐵投放廣告。2025年,桂東成功入選“全國十大熱門避暑縣域”,成為湖南省唯一上榜縣。
如今,桂東不僅是“氧”人的天然空調房,更是“養”人的旅居目的地。隨著“長壽勝地、氧生桂東”的故事廣為傳播,“中國氧都·旅居桂東”的品牌必將更加閃亮。
(文/李偉)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