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微機電陀螺技術、“非馮·諾依曼”架構專用集成電路芯片、高分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設備……近日,長沙市召開“促推科產融合 強化科創資源招引”(市校聯盟)座談會,發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待轉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案例“三張清單”,涵蓋60個優質項目,集中展現市校聯盟合作成效。
此次發布的60個項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領域,不少突破國外壟斷。湖南正申科技的超寬帶雷達技術,其微功率雷達傳感器無需老人穿戴設備,即可精準監測睡眠與心率,心率誤差僅±1次/分鐘;湖南大學在讀博士李鎵睿團隊實現低碳水泥和低碳混凝土技術突破,研發的低碳化學建材可減少混凝土建筑水泥用量與成本至少30%,還能提升性能與使用壽命。依托長沙“工程機械之都”優勢,企業與泛三一重工體系合作,復用其銷售渠道。
自2021年聯盟成立以來,長沙“三技”合同本地轉化率升至52.15%,高校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74.25%。依托市校聯盟,長沙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提速。目前已推動省“4+4科創工程”獲100余項重大成果,新建及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35家。長沙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35%,技術合同成交額破1340億元,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
?。ㄎ?唐璐 羅婷立)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