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數字賦能傳統文化產業——
武陵區乘“數”而上 開啟文旅新天
10月1日,“你好,新同學,歡迎來常德”常德電競嘉年華在常德市武陵區激情開賽,賽事巧妙融合職業電競、潮流演藝、特色展演與特色美食等多元要素,吸引各高校近300名選手踴躍參賽。
作為湘西北歷史文化古城,武陵區錨定“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方向,推動文化軟實力與科技硬支撐雙輪驅動,讓千年古韻在數字浪潮中煥發新生,使穿紫河畔成為文化創新與科技賦能的示范高地。
“數字針線”繡出非遺新生
漫步武陵區丹洲鄉義渡村常德麻質畫傳承基地,記者看到一幅幅承載千年古韻的麻質畫正經歷數字蝶變。
“數字技術為我們打開了非遺傳承創新的新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常德麻質畫代表性傳承人張雙會,正探索用AI輔助精準構圖與色彩搭配。基地建有線上展廳,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示作品及非遺傳承進學校、進社區等,將這項古老技藝魅力傳得更廣,吸引眾多年輕人研學體驗。
夜幕降臨,穿紫河上熱鬧非凡。今年4月推出的大型行進式實景演出《常德往事》,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看,成為常德現象級文旅爆款。“演出運用3D全息紗幕與時空折疊技術,融合船工號子、常德絲弦等非遺元素,將沅澧文明的粗獷與溫婉交織成一幅歷史長卷。”常德往事文化演藝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浩文介紹,觀眾隨劇情移步換景,從碼頭、河面到城墻,體驗跨越時空的震撼。
武陵區以數字技術為媒介,推動非遺技藝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千年文化在科技助力下“活”起來、火起來。該區系統性推進非遺保護工程,建立非遺數據庫,整理視頻、錄音等資料超5000件;通過AR、VR技術還原歷史場景,建設數字文博館。
虛實交互轉動消費新潮
從非遺展演到現代商業,數字技術正重塑武陵區消費體驗。
走進友阿國際廣場,2000余平方米的玩友集市映入眼簾,9D影院、MR大空間、AR繪畫、AR虛擬射箭等20多個科技感十足的游樂項目,讓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數字技術的魅力。
今年,武陵區圍繞萬達、友阿、歡樂城等商圈推出多個消費新場景,將美食、購物、潮玩、市集等業態“串珠成鏈”,打造消費新體驗。
創新隨處可見。常德博物館,神秘莊重的彩繪陶罐、寒光凜冽的青銅兵器、獨放異彩的漢代滑石明器引人駐足。該館開展暑期公益講解活動,通過數百件珍貴文物、歷史圖檔及多媒體交互裝置,帶領游客領略一場璀璨的歷史文化盛宴,感悟厚重歷史,汲取文化滋養。
“孩子們可以近距離、多角度觀察文物,了解歷史,塵封的文物‘活’了起來。”游客易天說。
在武陵區婚慶產業園,粉紅房子、花海瀑布、520門牌等營造浪漫景致,成了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打卡地”。該產業園正在打造包含動漫影視、文化表演、時空穿越等內容的應用消費場景,推動“結婚登記+婚慶+文旅”融合發展。
“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講好故事的新語言。”武陵區文旅局負責人介紹,2024年,武陵區接待游客超1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8.58%,旅游總收入141.8784億元,同比增長29.03%。
數字賦能織就產業新篇
步入湖南花花來了花卉有限公司文創旗艦店,鮮花競相綻放。二樓直播間,網絡主播正在直播帶貨。
公司總經理林壯介紹,“花花來了”集鮮花零售、花藝體驗、文化展示于一體,憑借“線上直播爆款+線下體驗配送”模式,為市民帶來花卉產品和沉浸式消費體驗。
“花花來了”自2024年將全國運營中心落戶常德后,發展勢頭迅猛,運用直播、大數據溯源,實現鮮花“小時達”,創造單日直播銷售額2680萬元的成績。目前,全國直營、聯營、加盟店近3000家。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店鋪商品交易總額近4億元,預計到今年底,全國花店數量突破5000家。
“花花來了”的迅猛發展,只是武陵互聯網文創產業園騰飛的一個縮影。在這里,建有集人才教育與培訓、技術研發與服務、龍頭企業集約發展以及中小型企業孵化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
2023年成立的常德草花互動區域中心發展迅速,聚焦游戲上下游產業鏈,吸引符合產業發展相關企業和輕資產運營類企業入駐,打造常德游戲產業基地。今年3月,草花互動游戲精英訓練營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開班,訓練營通過“產學研用”一體化培養模式,為常德游戲動漫產業輸送新鮮血液。
武陵區依托武陵互聯網文創特色產業園,重點發展虛擬制作、數字文博、動漫游戲三大產業。如今園區集聚392家企業,文化科技類企業占比65%,技工貿總收入60億元。值得期待的是,隨著該園區與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戰略合作的深入推進,更多產業、企業、人才、資源將引流至武陵區,兩地構建起互利共生合作新模式。
武陵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區支持文化科技領域新質生產力做大做強,打造短視頻拍攝基地、數智婚慶產業園、丹溪營數字教育等新型產業應用場景,力爭2025年引進文化科技企業30家以上、文化科技融合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文/黃瓊 劉蓉 郭海龍)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