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內氣氛熱烈。“湖南省數據要素研究院”“國家數據標注基地天心園區”兩塊嶄新牌匾在掌聲中亮相。
這一重要舉措標志著湖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邁入新階段,將為數字湖南建設注入新動能。
研究院成立,填補全國空白
“湖南省數據要素研究院的成立,填補了全國省級主導數據要素研究機構的空白,其定位為‘立足湖南、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創新型市場化研究機構’,承載著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助力數字湖南建設的重要使命。”活動現場,北京國信中數總經理展鈺堡介紹湖南省數據要素研究院的組建情況。

該研究院采用“政府指導、市場化運作、省市區共建”機制——由北京國信中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專職運營機構,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等股東單位組成。研究院將聚焦數據產權界定、資產化評估與跨境流通試點,通過數據要素創新應用,為湖南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推動“國家算力網試驗場”與“數據資產入表”兩大標桿項目落地長沙,為湖南數據資產化探索提供實踐樣本。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長沙在數據要素應用領域走在前列——2024年獲評亞太領軍智慧城市,2025年斬獲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城市賽道金獎,在全國首批數據標注優秀案例中占據3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可以說,從基礎設施到技術應用,從政策試點到產業培育,長沙已形成“基礎牢、創新強、場景多”的數字產業格局,為數據要素深度開發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現場,天心區人民政府、天心經開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簽署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協議,共建“算力網絡+標注生態”示范區;天心經開區與湖南吉利汽車職業學院簽訂產教融合協議;長沙市智能標注公共服務平臺的正式發布,將為標注企業提供算力調度、技術支撐、標準規范等一站式服務,破解行業效率瓶頸;“長沙大學生數據標注職業技能競賽暨數據要素賦能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活動”宣布啟動,為數據產業培育后備人才;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琳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等主題進行授課。
天心經開區為何成為數據要素平臺落地“優選地”
國家數據標注基地天心園區是天心區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天心區始終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匯聚6000多家數字經濟企業,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0億元。天心經開區作為全省數字經濟主陣地,已構建起一個大數據交易所、一個數據網絡安全大腦、兩大算力中心、八大數據中心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是首批湖南省數據產業集聚區。
作為長株潭都市圈的產業發展核心區域,天心經開區憑借扎實的數字產業底座、開放的發展格局與強勁的創新動能,成為湖南省數據要素研究院與國家數據標注基地天心園區的“承載高地”。此外,天心數谷作為重點產業載體,已集聚一批數據服務、人工智能企業,在數據場景創新、企業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積累豐富經驗,能為研究院開展理論研究、標注基地推進產業落地提供“產學研用”一體化支撐。
“天心經開區將以“一院一基地”兩大平臺落地為契機,持續加大數字經濟投入,打造中部一流、全省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示范高地。” 天心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宇在活動中表示,園區有基礎、有能力、更有信心,更好推動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帶動產業發展。
據悉,天心經開區已制定了階梯式發展目標,到2030年,將打造“數據集生產+智能算力供給+算料交易”三核聯動生態,實現“數據采集—標注處理—價值轉化”的全產業鏈覆蓋,建成全國數據標注產業創新標桿。
(文/張福芳)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