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非遺旅游融合年度創新案例評選結果日前揭曉,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憑借“從精準扶貧首倡地,到非遺賦能的中國經驗”案例成功入選全國20強,成為湖南省唯一上榜項目。該案例從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132個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展示了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模式,并作為典型代表參與大會主題對話。
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州花垣縣,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和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當地依托苗繡、苗族鼓舞、趕秋節等非遺資源,創新“非遺+旅游”發展模式,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走進十八洞村,游客可以欣賞原生態的v苗族鼓舞表演,參與熱鬧的趕秋節慶活動,體驗傳統苗繡制作,學習古法扎染技藝,品嘗特色非遺美食。完整的“可看、可學、可做、可帶”非遺旅游產品鏈已經形成。
1月至9月,十八洞村共接待游客48.140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48.7357萬元。其中,苗繡產業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繡娘人均年收入達1.5萬至5萬元。
湘西州文化旅游廣電局負責人介紹,十八洞村將傳統村落風貌、非遺資源與旅游場景有機結合,構建起“生產—生活—生態”相互嵌合的文化空間,讓非遺從“逐漸遺忘的記憶”轉變為“村寨里的日?!?。
十八洞村的非遺旅游經驗已獲聯合國“最佳旅游鄉村”、國家5A級景區等稱號。這種讓村民成為文化傳承與旅游服務“雙重主體”的做法,在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平臺推介,為全球非遺保護和文旅融合提供了中國方案。
(文/楊元崇 肖弘哲 吳柯 康文亮)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