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我省組織招才引智團隊奔赴全國多地,延攬各類人才,受到廣泛關注。如何看?需要著眼于區域發展的戰略眼光。
湖南的攬才行動,既是為完成高質量人力資本的戰略儲備,也是為新一輪增長周期積蓄能量。
“十五五”時期,我國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綠色低碳轉型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我省正奮力打造的“三個高地”——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完全契合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的支撐。無論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還是在北斗應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都需要強大的人才體系作為保障。
具體而言,湖南的人才戰略既要對接現有優勢產業的升級需求,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等領域引進頂尖科研人才和技能大師;又要對接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前沿材料等賽道上提前布局,引進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攬才行動中,湖南重點瞄準了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正是為了在“十五五”的產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更深層次看,人才爭奪的本質是發展生態的競爭。在“十五五”時期,區域競爭將更加體現為人才發展環境的競爭。湖南通過攬才,不僅要引進一批急需人才,更要向外界傳遞湖南尊重人才、渴求創新、開放包容的鮮明信號。當“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歷史底蘊與“海納百川”的現代氣度相結合,必將形成強大的人才“磁場效應”,吸引更多創新要素向湖南集聚。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優勢是最需培育、最有潛力、最可依靠的優勢。湖南在這場人才招引中展現的戰略遠見,恰是對“十五五”發展機遇和挑戰的精準把握。
(文/朱永華)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