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郴州專場在長沙舉行。從發布會上獲悉,郴州加快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1221”現代化產業體系,帶來產業能級躍升,經濟總量跨越3000億元大關。
“十四五”期間,郴州新打造了3個千億產業、3個千億園區和4個國省級產業集群,其中,有色產業產值占全省比重超過4成,鋰電產業近4年招商金額突破1700億元,文旅接待游客人數與旅游總花費連年穩居全省前列。郴州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由1.21%增至2.43%,年均增速全省第一,技術合同成交額286.8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370家,10項成果入選“一帶一路”國家可持續發展技術。
郴州堅定不移打“改革牌”、走“開放路”,持續深化與大灣區的對接合作,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連續3年獲省政府激勵。進出口總額連續4年位居全省前列,外貿占全省的比重由6.93%提升至9.4%,外資占全省的比重由2.53%提升到21.5%。以制度創新打破開放壁壘,郴州自貿片區推出29項全國全省首創改革,其中7項在全省復制推廣。作為廣東省外首個“湘粵港”跨境一鎖通關試點,郴州將跨境清關時間從最長45天壓縮至7天內,物流成本降低15%。通過構建5國7條湘粵非鐵海聯運全程提單通道,與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共建“組合港”。
優化營商環境釋放“磁場效應”。郴州組建了全省首個營商環境局,持續深化“身在郴州、辦事無憂”品牌建設。近年來新引進投資額2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中,80%來自大灣區,“灣區總部+郴州基地”產業協作模式成效顯著。與此同時,郴州已建成251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數量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郴州的生態優勢正不斷轉化為發展勝勢。東江湖水質連續9年保持Ⅰ類標準,依托冷水資源建設的東江湖大數據中心,采用“全自然水冷技術”給數據機房降溫,節能水平國內第一、世界領先。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等制度,倒逼產業轉型升級,萬元GDP用水量、單位GDP能耗強度累計分別下降26.63%、17.5%。
新聞發布會現場
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闞保勇發布新聞
郴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彭生智回答記者提問
郴州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朱陽輝回答記者提問
郴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肖亮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覃攀貴主持新聞發布會